“陌上人如玉,君子世无双”,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”可见玉一直都是美好的象征。“君子无故,玉不离身;君子无德,故不佩玉。”可见玉一直是贴身之物。
古人视玉如宝,作为珍饰佩用。皇帝用的是玉玺,有情人之间的定情信物用的是玉佩……我国更是有“玉石之国”的美名。
在这深厚的玉文化背后,又有着怎样的典故呢?
一、女娲补天
相传在远古时代,天塌地陷,洪水滔天,生灵受灾,九州崩裂,女娲炼以五色石补苍天,挽救了众生。之后将多余的补天之石散落在大地,行成为今天的各种美玉。可见我们民族对玉有着特殊的喜好。
二、西王母献玉
《尚书》中记载过这样一桩传说:尧王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舜,西王母的使者也来到受禅大典,并献出一块玉玦。
这是华夏古老的玉石传说。“女仙之首”西王母把美玉献给有德之君,不仅表示天庭对舜帝认可,更将我国的美玉定格为“最尊贵的礼物”。
三、子罕辞玉
宋国有位叫做子罕的官员,多年为官,不贪不占,廉洁清正,深受百姓爱戴。一日有乡民送来一件璞玉表达对子罕的敬慕之情,并说璞玉外貌不扬,却是价值千金之宝玉。
子罕正色道:“我一向把‘不贪’当作宝物,你把宝石当作宝物。如果把它给我,岂不是你我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吗?你还是把它拿回去,这样你我俩都能保留自己的宝物了。”
乡民甚感羞愧,说出原委。原来乡下盗贼蜂起,若把玉留在家中,难免遭劫,甚至招来杀身之祸。献玉则既表示敬意,又可免杀身之祸。子罕于是安置这人在城中居住,同时派人督察乡里加强缉盗,又命玉工把这块璞玉拿去打磨。
果然是色质晶莹,光泽柔和,世上少有的千金宝玉。子罕命人将玉卖了一大笔钱,交给献玉人,叫他回乡去过安宁日子。“子罕辞玉”作为廉洁正直的佳话传颂至今。
和玉有关的典故还有很多,比如完璧归赵,和氏璧等。
这些知识都是猪宝贝小编从书本中和网络上搜集来的,如果对你有帮助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下载猪宝贝app,买珠宝,珠宝租赁,万件珠宝任性戴。
扫码即可下载猪宝贝app,珠宝首饰任性戴